电梯层门防撞结构的设计
【
关闭窗口 】【 浏览次数:
】【 发布日期:2016-10-29 15:36:29】
1、 门挂板处的强度
文中提到门挂板脱离,是因为安装在其下方的防脱导轮容易随着层门的弯曲变形而离开原来的位置,然后向上移动而导致门挂板脱离轨道。如果能确保防脱导轮无法向上移动,门挂板滚轮就会因其弧形面的咬合而保持在轨道上,故关键问题是防脱导轮不能往脱离轨道的方向移动。
如下图所示,为一种结构的改善前后对比。
改善后的结构
相对改善前,改善后的结构能确保层门在发生撞击时,因门挂板下方的防脱导轮无法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门挂板能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仅发生可以忽略的细微的倾斜。
2、 层门的强度
若加大层门的刚度,即增加补强,在发生冲击时,其突向井道的变形会减小,从而使门滑块向上运动的距离减小以减小层门脱离原有位置的风险。
不同于上述第1条的改善,层门强度的增强,仅仅是减小冲击时脱离的风险,并不能确保层门不脱离原有位置,并且成本会大幅度上升,故需与其他改善结合使用。
3、 门滑块处的强度
层门受冲击时门滑块脱离,主要有以下原因:
1)层门变形量过大导致门滑块向上运动的距离过大,从而发生门滑块脱离地坎的事故;
2)门滑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无阻挡;
3)门滑块与地坎的啮合尺寸过小,或虽然设计尺寸足够,但工班人员现场安装时,考虑到长时间运行后门板会有一定量的下沉、地坎与门板下沿可能不平行导致不同的开门位置时门板与地坎面的间隙过小从而发生刮擦声等情况的发生,为了安装方便、减少维保工作,将门板与地坎面的间隙保持在上限值或略超上限值,从而减小了门滑块与地坎的啮合尺寸,发生冲击时脱离的风险将会加大;
改善后的门滑块与地坎
相对改善前的结构,图8所示的结构,将门滑块支架加厚,增加了门滑块与地坎的啮合尺寸,且增加一个卡齿,避免现场安装时,门板与地坎面间隙过大的问题,因为有卡齿的存在,门滑块与地坎的啮合尺寸不能随意设定,否则无法顺利完成开关门。并且卡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层门受到冲击时的门滑块上移。
从理论上分析,只要地坎足够深,不需要卡齿也没关系,但从安装、成本方面来考虑,本文选择有卡齿的结构。
五、总结
经初步研究分析,卡住上方的门挂板滚轮,并且通过增加门滑块与地坎啮合尺寸或(和)通过卡齿等方式阻止门滑块向上运动,就能在发生冲击时,门板不会脱离原有位置,从而在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撞击时确保其人身安全。
因电梯门是乘客出入轿厢和安装维保人员出入井道的唯一通道,其性能对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法规要求其能通过国家指定机构的型式试验认证。
上一篇:认识电梯(二)
下一篇:关于电梯的常识你知道多少